优发娱乐,鸿禾娱乐

支持Ipv6
   
 
网站首页
综合要闻
政务公开
政务动态
深藏于衣冠冢里的 《共产党宣言》
2020-07-10 11:17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韩晶
发布时间:2020-07-10 11:17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韩晶 【字体: 打印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中央的展柜中,陈列着两本薄薄的小册子,纸张微微泛黄,面对着人来人往,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别小看她们,这可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920年8月首版本和9月再版本。这两版宣言被后人称为《共产党宣言》“姐妹本”,非常珍贵,一大会址纪念馆能够同时收藏两版,极为难得。两本小册子,加起来不过百页有余,而在9月版的这本册子背后,还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又感天动地的故事。
 
 
 
 
1920年9月版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由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完成,1848年2月在伦敦出版,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其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由陈望道翻译、陈独秀和李汉俊共同校阅的第一个中译本《共产党宣言》,于1920年8月,以“社会主义研究社”名义在上海出版。这版《宣言》的封面印有水红色马克思微侧半身肖像,首印1000册,很快售罄。由于排版疏忽,封面错印成《共党产宣言》。于是在9月再版,加印1000册,封面书名亦改正为《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肖像的底色变成蓝色。此后《宣言》多次重印,成为国民党统治时在国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所藏9月版《共产党宣言》正文首页,盖有一方长方形的图章,上书“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静泉(人亚)同志

 
 
 
 
 
 
 
北仑霞浦霞南村的张人亚故居
 
图章中提到的张静泉是宁波镇海人,中共早期党员,革命生涯初期主要在上海领导金银业工人运动。1923年工运低潮时,他改名张人亚作身份掩护,他的工作重点是党、团工作及领导机关出版书报的发行工作,因此有机会获得《共产党宣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上海,张人亚决定冒险将其保管的党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书报转移到宁波镇海乡下。1927年末的一个冬日午后,张人亚带着一批书报文件回到镇海霞浦老家,其中就包括两本9月版的《共产党宣言》。张人亚的父亲张爵谦思想开明,听到儿子要他保护这些文件,马上答应下来。老人对外声称张静泉已在外丧生,并为其修了一座衣冠冢,将那批书报文件用好几层油纸精心包裹,秘藏衣物下。这一埋就是二十余年。直至1950年,中国大陆基本解放,张人亚却再无音信。张爵谦料想儿子已凶多吉少,遂挖开墓穴,取出文件,让三子张静茂带回上海,上交给政府。张静茂为纪念父兄的壮举,专门刻章印于书上,这就是前述那方印章的来历。其实张人亚离开家乡后,于1931年12月赴江西瑞金继续革命工作,次年12月因劳累过度在苏区病逝,时年仅35岁。
 
 
 
 
位于北仑霞浦霞南村长山岗上的张人亚衣冠冢
 
1959年,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前身)开始征集文物,张静茂获悉后,立即将这两本珍贵的《共产党宣言》无偿捐赠。据馆内档案记载,收到此书时,其纸张除因年久泛黄、发脆外,整本书基本完整,无明显残损。1995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全国一级革命文物鉴定确认专家组鉴定,确认为馆藏国家一级文物。这本铅印的32开、58页的小册子,凝聚着张人亚烈士为革命奋斗终身的信仰,也寄托着烈士一家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感人情怀。
 
拥有《共产党宣言》9月版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但遗憾的是一大纪念馆还没有收藏到8月版。由于时隔较远,且有各种反动势力的搜检、销毁,初版《共产党宣言》已颇难寻踪。纪念馆加大了宣传征集的力度,终于在2005年8月,从一位山西望族的后人手中征集到《宣言》8月版,从此这两版珍贵的“姐妹本”得以共同珍藏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她们向人们默默讲述着那段革命的岁月,纪念着那些为革命献出生命的可敬的人,成为革命信仰传承的最好见证。
 
 
 
(本文照片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提供)
 
 
优发娱乐,鸿禾娱乐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今日访问量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
冀ICP备20013865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704号